2024.11.13
W伯伯,年過七旬,因頸椎和腰椎的嚴重壓迫導致生活品質大幅下降,長期受到病痛折磨。初次來到門診時,他的情況令人不勝唏噓:坐著輪椅,頭低垂無法抬起,臉上顯露出深深的疲憊和無奈,幾個月來幾乎只能斜躺在床上,無法平躺休息。這些刺骨疼痛已經深深影響他的生活,每一個動作都像是挑戰,讓人看了心疼不已。
我們密集地進行了三到四次的脊椎針刀微創療程,期望能為他帶來些許改善。然而,W伯伯的病情卻並未如預期般快速回應治療,改善不明顯,雖然沒惡化,但疼痛的折磨依然在持續。伯伯和他的家人對手術有著深深的抗拒,對於神外大手術風險的顧慮,讓他們不願意選擇這條路。儘管治療效果並不明顯,他們仍希望我繼續以微創的方式盡力幫助他。
這樣的情況,作為醫師的我也不斷在反思。在第四次治療後,還沒看到特別大的起色,原本打定主意說服伯伯和家人考慮前往大型醫院接受較為侵入性的神外手術,以期能更徹底地解除壓迫,因為大部分患者治療3-4次都改善一半以上了,至少也要好個幾成,看著他們的無助,我心中無限遺憾,也為自己技術的侷限感到自責,這套微創脊椎針刀治療方法並非萬能,也非最完美的方案。
就在準備要通知家屬建議轉診到某大醫學神外動刀時,就在這樣的非常時刻之中,突然接到他的兒子來電告知伯伯已經突然離世的消息,原因是心肌梗塞。
聽到這個消息時,內心不禁感到深深的無力感和遺憾,雖然頸椎壓迫跟心肌梗塞無直接關係,但數個月幾乎無法睡眠的疼痛肯定讓血壓極其不穩定,最近天氣變化潮濕寒冷,老人血壓不穩定就大幅度增心肌梗塞的風險!我一直期望能幫助吳伯伯擺脫這份痛苦,但終究還是未能如願。
也許,對他而言,這樣的離開也是一種解脫。長期的疼痛和壓迫,讓他的每一天都充滿了煎熬。現在,他或許終於脫離了這些痛苦,獲得了真正的安寧。我也希望他的家人能早日從悲痛中走出,記住伯伯在世時的微笑,而非這段被病痛折磨的日子。
作為醫師,我心中充滿自責,面對患者的離去,無論多麼努力都感到不夠。然而,也提醒著自己:生命的脆弱和有限,有時我們的力量終究有限。願伯伯安息,願我跟醫療團隊也能更加謹慎,盡我所能,為每一位病患帶來最大的幫助。
我們密集地進行了三到四次的脊椎針刀微創療程,期望能為他帶來些許改善。然而,W伯伯的病情卻並未如預期般快速回應治療,改善不明顯,雖然沒惡化,但疼痛的折磨依然在持續。伯伯和他的家人對手術有著深深的抗拒,對於神外大手術風險的顧慮,讓他們不願意選擇這條路。儘管治療效果並不明顯,他們仍希望我繼續以微創的方式盡力幫助他。
這樣的情況,作為醫師的我也不斷在反思。在第四次治療後,還沒看到特別大的起色,原本打定主意說服伯伯和家人考慮前往大型醫院接受較為侵入性的神外手術,以期能更徹底地解除壓迫,因為大部分患者治療3-4次都改善一半以上了,至少也要好個幾成,看著他們的無助,我心中無限遺憾,也為自己技術的侷限感到自責,這套微創脊椎針刀治療方法並非萬能,也非最完美的方案。
就在準備要通知家屬建議轉診到某大醫學神外動刀時,就在這樣的非常時刻之中,突然接到他的兒子來電告知伯伯已經突然離世的消息,原因是心肌梗塞。
聽到這個消息時,內心不禁感到深深的無力感和遺憾,雖然頸椎壓迫跟心肌梗塞無直接關係,但數個月幾乎無法睡眠的疼痛肯定讓血壓極其不穩定,最近天氣變化潮濕寒冷,老人血壓不穩定就大幅度增心肌梗塞的風險!我一直期望能幫助吳伯伯擺脫這份痛苦,但終究還是未能如願。
也許,對他而言,這樣的離開也是一種解脫。長期的疼痛和壓迫,讓他的每一天都充滿了煎熬。現在,他或許終於脫離了這些痛苦,獲得了真正的安寧。我也希望他的家人能早日從悲痛中走出,記住伯伯在世時的微笑,而非這段被病痛折磨的日子。
作為醫師,我心中充滿自責,面對患者的離去,無論多麼努力都感到不夠。然而,也提醒著自己:生命的脆弱和有限,有時我們的力量終究有限。願伯伯安息,願我跟醫療團隊也能更加謹慎,盡我所能,為每一位病患帶來最大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