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峰中醫診所

2024.10.14
🟢「黑白大廚」你看了嗎?
🔴我看了很有感覺
🔘一個醫師的養成過程
⚫️我也想當拿波里黑手黨醫師❤️❤️❤️

從業超過十年,哥身為一名脊椎針刀專科醫師,假日偶爾開著愛車穿梭於台北街頭與山林之間,很多病患或者還不認識我的朋友看著我豪車駛過,總是羨慕:「醫生真好,賺錢多、生活輕鬆!」然而,實際上,我的醫師生涯,就像最近火爆的韓國綜藝節目《黑白大廚》一樣,充滿了競爭、壓力和極限挑戰。

這檔自2024年9月17日起在Netflix上播出的節目,將80位無名的「黑湯匙」廚師與20位名聲顯赫的「白湯匙」精英廚師放在同一個舞台上,進行激烈的料理對決。節目中的每一位廚師,無論是黑湯匙還是白湯匙,都是在廚房裡拼盡全力,展現自己的烹飪天賦。而醫師這個行業又何嘗不是如此?從考進去學士後中醫系那天開始認真唸書好幾年,開始有幾機會到醫當實習醫生,最後一路到主治醫師,再到開業醫生,這是一場漫長的比拼,一次次手術就是一場場刀光劍影的對決。

我自己也經歷過這樣的過程。每一位實習醫生,都像《黑白大廚》裡的黑湯匙廚師,充滿潛力卻缺乏經驗,總是在想方設法脫穎而出,不外乎額外付學費去其他診所跟診,付學費找名醫學把脈針灸,甚至遠渡重洋到北京上海四川南京找大師學習針刀之術。那些傳奇的「白湯匙」醫師就像米其林大廚,已經在醫療界站穩了腳跟,技術高超,診療台就是他們的廚房。每一次微創針刀手術,就像廚師用刀切割美食材料一樣,需要精準、專注,不容半點失誤。而作為一名脊椎針刀專科醫師,我的針刀不僅僅是工具,它更是我的烹飪刀,讓我在每一位患者身上施展技藝。

近日一段時間,我接待了一位專門從美國矽谷專程飛回台灣的70多歲阿伯。他多年來受椎管狹窄與脊椎滑脫困擾,幾乎無法走路。在美國,骨科醫生告訴他:「如果要做這個手術,至少要花三百萬台幣,你沒看錯!三百萬臺幣,並且要植入人工椎間盤或使用螺釘固定。」阿伯聽了這話,感覺生活一下變得沉重。當他了解到台灣針刀醫療技術和費用後,毅然決定回台灣找我。

「徐醫師,美國加州最好的醫院骨科主任說說要打螺釘換椎間盤,真的非這麼做不可嗎?」阿伯帶著一絲疑慮問我。我笑著回應:「不一定。我這裡的針刀技術,就像韓國《黑白大廚》裡那些無名的黑湯匙廚師一樣,雖然看似不如外科手術那麼‘高大上華麗’,但效果一點不差。我們能用微創的方式幫你解決問題,既不用打螺釘,也不用換椎間盤,恢復期還更短。」

這其實是我一直以來推崇的理念。傳統的脊椎手術,尤其是在美國,通常需要打釘子、植入人工椎間盤,這樣的手術風險高、花費巨大,手術費用加上術後康復療程,總花費可能超過三百萬台幣。而台灣引進完整脊椎針刀技術,既能避開這些複雜的程序,費用卻不到美國手術的5%,是5%!不是50%!這正如《黑白大廚》裡的黑湯匙廚師,他們雖然沒有名聲,沒有頂級設備,但憑藉著獨特的創意與技藝,往往能烹飪出讓美食家讚不絕口的佳餚。

阿伯最終決定相信我,同意密集接受治療,我拿起針刀就像一庖丁解牛一樣,開始我的「料理」。針刀在阿伯的脊椎間行雲流水般滑動,精準地撥開沾黏的組織,就像大廚用菜刀切割上好的肉片一樣,不傷筋骨、避免過度的創傷。這就是針刀技術的魅力——它不需要打釘子,也不需要更換人工椎間盤。

兩週的密集治療結束後,阿伯的恢復速度出乎意料地快!他很明顯能夠能重新站起來行走,不再依賴拐杖,同行兒子跟夫人都可以見證他改善很多,阿伯臉上的笑容說明了一切:「徐醫生,我真的沒想到這麼短的時間,就能解決我多年來的問題。」他告訴我,當初請兒子上網查詢所有有關脊椎針刀的資訊,最後決定遠渡台北治療,美國的醫生也無法相信這樣的高難度手術竟然不需要打釘子,也不用植入人工椎間盤,還能這麼快恢復。

其實,這樣的結果對我來說,並不是意外,但他也是蠻幸運的啦❤️,有些從對岸來治療的就效果不如預期😹,說實在的脊椎針刀技術已經被證明是解決脊椎問題的一種高效而經濟的方式,不然對岸不會有上百家醫院在做這個技術,它與傳統手術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不像「白湯匙」的傳統骨科神外精英醫師們那樣依賴昂貴的設備和複雜的手術流程!就像《黑白大廚》裡的「黑湯匙」廚師,他們或許沒有那些最頂級廚具和材料,但他們憑藉著獨特的烹飪見解和技術,同樣能烹製出美味佳餚。脊椎針刀技術就是這樣,它結合中西醫軟組織外科技術,以超級微創的方式,通過精準的切割和修復,讓患者避免了大範圍的手術創傷,並且術後的恢復期也大大縮短。

這不僅僅讓阿伯跟家屬大為感嘆,也讓我更加堅信自己引進針刀技術的初衷。對比美國昂貴的自費手術市場,台灣的針刀技術不僅在技術上絲毫不遜色,還能以更合理的價格幫助更多的患者。正如《道德經》裡所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針刀技術像水一樣,無聲無息地流過每位患者的生活,潤物細無聲,不需要打釘子、換椎間盤那樣驚天動地,卻能實實在在地改善他們的生活。

我從考上學士後中醫系那天開始,一路走到如今開業醫師的地位,這段路上充滿了挑戰和壓力,民眾或酸民只看到我光鮮亮麗的一面,無數個熬夜準備考試跟花費鉅資前往異地跟診學習!也曾在醫療界這個殘酷的競技場中與無數病魔對手較量,每一場脊椎針刀手術都是一次次的考驗。但最終,正是這些經歷讓我逐漸成長為一位能夠獨當一面的針刀醫師,並且能夠像庖丁解牛一樣,目無全牛,鋒利菜刀自如地操控,為患者帶來健康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