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生那們久第一次碰到要退費的
2024.10.11
#當醫生那們久第一次碰到要退費的
#醫生是人不是神
#無言的結局
六月底那天早上,我照常在診所裡忙碌著,忽然看到大媽身影一拐一拐地走進來,手裡還拿著一疊資料,滿臉誠懇地對我說:「醫生,我來自對岸,慕名而來,腰疼腿麻許久,你幫我看看這電腦斷層報告吧!」我接過一看,心裡噗嗤一笑——這報告是半年前的,有點過時了
「大媽,這報告有點過時可不新鮮啊!」我心裡暗自想著,不過先按照報告上L4/L5的椎間盤突出合併滑脫治療,我按照這份報告給她做了六次針刀治療,效果的確很好,她也很滿意,還跟我說:「醫生,確實管用了!有改善許多了!」
可這話音剛落沒多久,我因為去紐西蘭得出國一段時間。臨行前,我再三叮囑她:「大媽,這段時間可得按時做復健運動,這樣才能保持效果。」大媽聽了拍拍胸脯,保證說:「放心吧醫生,我絕對會認真做!」我聽她說得這麼斬釘截鐵,心裡也是半信半疑。
一個月後,我回國了,再次見到大媽,她的狀況卻出乎意料地沒進步!甚至有點惡化,她進診所時,表情痛苦,抱怨腰疼得更厲害了。「醫生,這回效果不行啊,我的腰又疼回去了!」我心裡咯噔一下,趕緊問她:「大媽,您有按時做復健運動嗎?」她頓了頓,然後模糊地說:「嗯,有做幾次……」
聽到這兒,我心裡頓時明白了八九分——大媽估計是偷懶了。後來幾次治療下來,效果不見好轉。我越想越不對勁,乾脆讓她重新做一個核磁共振,我立刻安排核磁共振團隊這回要用最新的影像來對症下刀,結果一檢查,事情終於搞清楚了——原來不只是L4/L5,她的整條脊椎都有椎管狹窄!難怪治療沒效果,病情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了。
為了幫她節省時間,我特意安排了加急核磁共振,省了她不少排隊的時間。要是去大醫院排,那估計不知道要等到民國幾年幾月。
結果呢?故事才剛剛開始。有一天治療完,大媽忽然語重心長地說:「醫生,我覺得這幾次效果不太好啊……是不是能把錢全部退給我們」
這話把我嚇了一跳。退費?這麼多年當醫生,我還是頭一次聽到這種要求。我心裡一邊偷笑,一邊耐心跟她解釋:「大媽,您的病情變化了,不是治療沒用,而是您整條脊椎都有問題,再加上您沒按時做復健,效果自然會打折扣。」
醫者治病,患者自助。若患者不遵醫囑,則醫療無責,退費無據。
大媽聽完後雖然有點悻悻,但也沒繼續要求退費,點了點頭就離開了。事情到這兒,我以為結束了,沒想到幾天後,我居然在網上看到一條帖子。大媽居然在網上公開說:「徐醫生治療沒效果,還讓我的病情惡化!」
我一看,忍不住笑出了聲:「這大媽真是有創意!」我對診所的同事笑著說:「看來我還挺有網路影響力的,不過這影響力好像有點歪啊!」同事們也紛紛笑了起來。
接著,我又想到了那些更複雜、更棘手的疾病。癌症,這個大家一聽就心裡發涼的詞,每年有多少人因為它失去生命。現在的醫療科技進步了,幹細胞療法、靶向藥物治療,甚至有些患者不惜花費數十萬、數百萬進行最新的治療,打幹細胞、用靶向藥物來對抗癌細胞。這些治療方法固然給了患者新的希望,但最終,很多病人還是無法逃過病魔的折磨。
我對同事說:「如果按大媽的邏輯,這些癌症病人花了這麼多錢,結果治療無效,是不是也要去跟醫院討錢啊?」
醫生在治療過程中,無論技術再高明、設備再先進,總還有很多變數。醫療不是完美的機器,它涉及到的是活生生的人,是千變萬化的身體狀況。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質,對治療的反應千差萬別,即使再高超的醫生也無法保證每次治療都能百分之百奏效。
「這就像天氣預報一樣,科學再怎麼準確,也有意外發生的可能。」我打趣說道,「要是治療失敗就退錢,那大媽這麼說,難不成癌症患者到最後病情惡化了,也得讓醫院退幾百萬?」
自費同意書明確雙方簽名,如果治療不如預期,可以隨時討論,或者我覺得很嚴重必須要開刀都會寫清楚。 這件事情整個診所醫療團隊大家討論得越來越起勁!說到底,醫生盡全力,患者也需理解,雙方都得面對現實的變化。病痛有時像個頑皮的小孩,誰也說不準它什麼時候闖禍。醫生能做的,是用專業和努力給患者帶來希望,但最終的結果,真得靠天意和人心的合力。
診所醫療團隊還是願意幫助她甚至可以用清寒證明的方式打折扣,我們可以犧牲賺錢少賺一點幫她多做一些部位,但是溝通效果不如預期,我也感到無奈,當醫生這麼久,第一次碰到這種要退費的。
最後,祝福大媽身體可以早日康復,健康平安。
「大媽,這報告有點過時可不新鮮啊!」我心裡暗自想著,不過先按照報告上L4/L5的椎間盤突出合併滑脫治療,我按照這份報告給她做了六次針刀治療,效果的確很好,她也很滿意,還跟我說:「醫生,確實管用了!有改善許多了!」
可這話音剛落沒多久,我因為去紐西蘭得出國一段時間。臨行前,我再三叮囑她:「大媽,這段時間可得按時做復健運動,這樣才能保持效果。」大媽聽了拍拍胸脯,保證說:「放心吧醫生,我絕對會認真做!」我聽她說得這麼斬釘截鐵,心裡也是半信半疑。
一個月後,我回國了,再次見到大媽,她的狀況卻出乎意料地沒進步!甚至有點惡化,她進診所時,表情痛苦,抱怨腰疼得更厲害了。「醫生,這回效果不行啊,我的腰又疼回去了!」我心裡咯噔一下,趕緊問她:「大媽,您有按時做復健運動嗎?」她頓了頓,然後模糊地說:「嗯,有做幾次……」
聽到這兒,我心裡頓時明白了八九分——大媽估計是偷懶了。後來幾次治療下來,效果不見好轉。我越想越不對勁,乾脆讓她重新做一個核磁共振,我立刻安排核磁共振團隊這回要用最新的影像來對症下刀,結果一檢查,事情終於搞清楚了——原來不只是L4/L5,她的整條脊椎都有椎管狹窄!難怪治療沒效果,病情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了。
為了幫她節省時間,我特意安排了加急核磁共振,省了她不少排隊的時間。要是去大醫院排,那估計不知道要等到民國幾年幾月。
結果呢?故事才剛剛開始。有一天治療完,大媽忽然語重心長地說:「醫生,我覺得這幾次效果不太好啊……是不是能把錢全部退給我們」
這話把我嚇了一跳。退費?這麼多年當醫生,我還是頭一次聽到這種要求。我心裡一邊偷笑,一邊耐心跟她解釋:「大媽,您的病情變化了,不是治療沒用,而是您整條脊椎都有問題,再加上您沒按時做復健,效果自然會打折扣。」
醫者治病,患者自助。若患者不遵醫囑,則醫療無責,退費無據。
大媽聽完後雖然有點悻悻,但也沒繼續要求退費,點了點頭就離開了。事情到這兒,我以為結束了,沒想到幾天後,我居然在網上看到一條帖子。大媽居然在網上公開說:「徐醫生治療沒效果,還讓我的病情惡化!」
我一看,忍不住笑出了聲:「這大媽真是有創意!」我對診所的同事笑著說:「看來我還挺有網路影響力的,不過這影響力好像有點歪啊!」同事們也紛紛笑了起來。
接著,我又想到了那些更複雜、更棘手的疾病。癌症,這個大家一聽就心裡發涼的詞,每年有多少人因為它失去生命。現在的醫療科技進步了,幹細胞療法、靶向藥物治療,甚至有些患者不惜花費數十萬、數百萬進行最新的治療,打幹細胞、用靶向藥物來對抗癌細胞。這些治療方法固然給了患者新的希望,但最終,很多病人還是無法逃過病魔的折磨。
我對同事說:「如果按大媽的邏輯,這些癌症病人花了這麼多錢,結果治療無效,是不是也要去跟醫院討錢啊?」
醫生在治療過程中,無論技術再高明、設備再先進,總還有很多變數。醫療不是完美的機器,它涉及到的是活生生的人,是千變萬化的身體狀況。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質,對治療的反應千差萬別,即使再高超的醫生也無法保證每次治療都能百分之百奏效。
「這就像天氣預報一樣,科學再怎麼準確,也有意外發生的可能。」我打趣說道,「要是治療失敗就退錢,那大媽這麼說,難不成癌症患者到最後病情惡化了,也得讓醫院退幾百萬?」
自費同意書明確雙方簽名,如果治療不如預期,可以隨時討論,或者我覺得很嚴重必須要開刀都會寫清楚。 這件事情整個診所醫療團隊大家討論得越來越起勁!說到底,醫生盡全力,患者也需理解,雙方都得面對現實的變化。病痛有時像個頑皮的小孩,誰也說不準它什麼時候闖禍。醫生能做的,是用專業和努力給患者帶來希望,但最終的結果,真得靠天意和人心的合力。
診所醫療團隊還是願意幫助她甚至可以用清寒證明的方式打折扣,我們可以犧牲賺錢少賺一點幫她多做一些部位,但是溝通效果不如預期,我也感到無奈,當醫生這麼久,第一次碰到這種要退費的。
最後,祝福大媽身體可以早日康復,健康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