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峰中醫診所

2024.12.09
整理手機突然跳出五年前的今天,一張感謝卡靜靜地躺在我的診間上。上面的字跡樸實無華,卻深深觸動了我的心。患者親筆寫下「我幾乎癱瘓的下半身找到醫治的方向,人生由黑白變成彩色」。這份感謝不是僅僅針對脊椎病痛的緩解,而是對命運的改變,對人生重新擁抱希望的感激。這一切,正是我十一年前毅然踏上這條路的初衷。

時光倒回到那個寒冷的十二月,北京的冬天格外刺骨,溫度降到了零下9度。那是我第一次走出國門,只為了學習一項當時少有人知的技術——超微針刀療法。記得下飛機的那一刻,冷風穿透厚厚的外套,我的雙手凍得發僵,但內心卻充滿火熱的期待,記憶中抵達已經快晚上十一點多,初雪開始降落,打車司機一眼看出我是外地人,五十分鐘的車程跟我要了人民幣八百元天價,折合台幣快3600元,後來討價還價變成人民幣200元😄,之後的每天清晨,披著未亮的天色,我趕往胡超偉教授的臨床學習中心,上午上課,下午去老師診所實習實操練習中度過漫長的日子。那段日子雖然艱苦,但我深信,這套技術有能力幫助更多患者免於開刀,帶來真正的改變。

回國後,我開始將這套技術應用於臨床,但一切並非想像中順利。患者的質疑、同行的誤解、技術的推廣,都是難以逾越的高牆。為了贏得患者的信任,我花時間逐一解釋療法的原理,製作卡片跟PPT檔案還有DM耐心講解並且傾聽他們的痛楚,並以無數成功案例逐漸打破這些疑慮。一位又一位患者從開刀的邊緣拉回,他們的笑容,是我最大的成就。

有一位患者令我至今難忘,83歲住在台中的曹阿姨原本預定該年的12/30開刀,阿姨的女兒經過友人介紹趕快在開刀前五天帶媽媽北上,經過完整的諮詢之後,我判斷阿姨無法走路的原因是腰椎滑脫與椎管狹窄,但如果要不想開大刀,勢必要好好訓練肌肉。她在多家醫院被診斷為椎管狹窄,建議開刀,但因年齡與手術風險,她猶豫不決。第一次見面時,她的眼神滿是恐懼與無助,問我:“徐醫師,我還能有其他選擇嗎?”我用脊椎微創針刀為她進行治療,逐層剝離肌肉的粘連與神經的壓迫。數次治療後,她從困難的步履變得輕盈自如,她跟女兒在最後一次治療時緊緊握著我的手哽咽地說:“謝謝徐醫師!是你讓我有了第二次人生。”

十一年過去了,我用這套技術幫助了成百上千的患者,讓他們不再被脊椎病痛束縛,不再因大手術而改變人生的軌跡。從零下9度的北京,到如今的溫暖診療室,每一次脊椎超微針刀的進出,都是對我初心的回應,每一次患者的感激,都是對我堅持的最好獎勵。

今天,我再次翻看那張卡片,眼眶泛紅。這條路雖然艱難,但我無悔於當初的選擇。未來,我仍將繼續守護這份使命,讓更多人因脊椎超微針刀而擁抱光明,迎向無病無痛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