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峰中醫診所

#感謝泰山張阿姨熱情見證 #腰椎滑脫合併椎管狹窄 #原本預定八月中動刀 #逆轉勝成真 #棒式運動非常重要
2020.09.17
#感謝泰山張阿姨熱情見證
#腰椎滑脫合併椎管狹窄
#原本預定八月中動刀
#逆轉勝成真
#棒式運動非常重要
來自泰山的張阿姨抱怨七年前帶孫子開始受傷,一直到今年二月大痛,前往台北榮總接受進一步核磁共振檢查,當時已經痛到每天早上起床就是大痛,整天不定時持續抽痛,久坐10分鐘或久站超過五分鐘就開始痛,接受榮總建議復健了整整五個多月,完全沒改善,症狀持續惡化,出現間歇性跛行,走個五分鐘路就要馬上休息,根本走不遠,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只能靠止痛藥度日,原本預定排定八月中旬開刀,經過兒子介紹來接受中西醫整合微創療法諮詢,看過X光片跟MRI後與理學檢查跟筋膜觸診

⭕️診斷:
L4on5往前滑脫
L4L5椎管狹窄
梨狀肌症候群

❓什麼是腰椎滑脫
白話講就是:龍骨跑掉!本案以較嚴重之腰椎滑脫為例:

❇️脊椎滑脫好發於腰椎,損傷及退化是主因所謂脊椎滑脫是指椎體往前或往後位移,最常發生於腰部,大部份患者係因長期久坐、搬重物時使力不當、重覆性過度彎腰及轉腰、以及習慣性駝背凸肚等不良姿勢,而使得軟組織和小面關節受損退化且鬆脫,導致腰椎滑脫
🔴腰椎滑脫症狀
間歇性跛行!脊椎滑脫的病徵就是脊椎逐漸變得不穩定,隨著腰椎周邊軟組織和小面關節受損鬆脫,在站立和行走的時候,因為重力的關係,椎體會向前或向後滑動,於是引發單側或兩側的痠痛,且當背部向後伸展時會使疼痛加劇,但坐下來休息就會得到緩解,許多人因此不以為意;如果椎體滑動的太厲害,坐骨神經也可能受到壓迫而產生坐骨神經痛。

📷評估:沒有壓迫到馬尾神經,也沒出現明顯的間歇性跛行,力量還夠,還可以勉強墊腳,也沒出現大小便失禁情況,跟泰山張阿姨溝通,先暫時治療三周看看,如果疼痛有下降就繼續治療,如果還沒特別大進步,建議如期在台北榮總神經外科做腰椎融合固定手術!

📷真實影片醫案訪談:
7/28~9/17總共十次治療 ,第一次治療疼痛就下降一半以上,到了第四次非常明顯改善,走路的那種酸痛幾乎消失,之前早上起來就痛有時候走十分鐘的路程就需要休息,原本棒式運動撐不到十秒,現在可以輕鬆突破三十秒以上!

🟩感想:腰椎退化在所難免,但是腰椎會滑脫就要積極治療,不管是傳統復健針灸都有效,重點是要積極避免腰椎的壞習慣例如久坐、坐低的椅子

💪💪如何預防腰椎滑脫復發
三個要點避免復發
A. 避免彎腰搬重:需學會髖關節運動,彎髖關節取代彎腰。避免重量在前方,力臂過長的支點效應。
B. 改善生活習慣:避免彎腰刷牙。需深蹲刷牙,或是屈髖刷牙
C. 積極核心訓練:需長期訓練內核心肌群,以穩定腰椎(大推棒式運動)

⭕️脊椎整合中醫微創原理:當脊椎體向前滑脫時,附近的神經會被夾住或刺激到,除此之外,脊管變小也會造成神經的刺激和壓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把神經根附近卡壓軟組織鬆開,神經壓力才能釋放
⭕️適應症:穩定型或輕度的脊椎滑脫症
👍腰椎西醫骨科融合手術適應症:
🔘持續疼痛、疼痛加劇,無法以藥物治療,或保守復健超過三個月效果不佳
🔘明顯神經壓迫症狀,導致肢體無力或萎縮時,甚至大小便失禁。
🔘腰椎滑脫程度超過 50%以上者(即Grade three以上)。
📷本文案例均已經過當事人同意刊登露出,並經患者同意拍攝照片影片上傳。
📷本文為案例資訊,僅作為推廣針刀醫學療法衛教資訊之介紹分享,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與術後保養而有異。
📷徐國峰醫師提醒您,任何醫療處置均有潛在風險,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實際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及溝通而定。
📷有相關問題請就近洽骨科、復健科、針刀、針灸醫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徐國峰中醫診所關心您(針刀專字第28號,台灣針刀醫學會創會專科醫師,兩岸雙專科針刀醫師執照。)
📷諮詢電話:02-8772-5280
(自費預約高品質門診)
📷診所位置: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160號十樓之一
📷脊椎整合中醫微創療法相關訊息跟常見問題請看粉絲團置頂📷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