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峰中醫診所

#感謝花蓮鄉親林大姐熱情見證 #一分鐘認識椎管狹窄 #原本痛到無法走路打算開刀了 #脊椎整合中醫微創療法逆轉勝
2020.08.01
#感謝花蓮鄉親林大姐熱情見證
#一分鐘認識椎管狹窄
#原本痛到無法走路打算開刀了
#脊椎整合中醫微創療法逆轉勝
😭醫案:花蓮林大姐抱怨四年前開始腰椎不舒服,平常是菜市場的魚販,所以需要長時間搬重物,最近一年開始惡化,來診前已經雙邊屁股痠痛直到腳底,整天都痠麻持續好幾個小時,久坐要站起來瞬間非常痛,開始出現間歇性跛行症狀,走一段路大約十分鐘就必須要馬上坐下來,原本中間痛到想去門諾醫院進行開刀,但又懼怕手術,在兒子的陪同下從花蓮北上就醫諮詢

⏺診斷:
L3/L4椎管狹窄第二度狹窄
L4/L5椎管狹窄第二度狹窄

➡️脊椎狹窄症的症狀分兩大類:

1️⃣第一類是『下背痛』
背痛的原因是椎間盤退化、小關節炎與脊椎滑脫不穩定造成。隨著關節退化的嚴重程度不等,背痛也可能有不同程度變化,在某些脊椎狹窄症的患者身上,可能不會有背痛。

2️⃣第二類則是『神經症狀』
神經症狀是因為椎管狹窄造成的神經壓迫引起,這些神經症狀主要發生在下肢包含腳麻、腳痛、腳沒力、走不遠 (神經性跛行)等。不同的神經症狀除了跟壓迫程度不同,主要是跟壓迫部位不同有關。

脊椎狹窄症的壓迫分為中間狹窄 (central stenosis) 與側邊狹窄 (lateral stenosis)。端看狹窄壓迫的部位是靠近中間的脊髓或是側邊的神經根

中間狹窄主要因為椎間盤退化、骨刺增生與韌帶肥厚,造成的症狀是神經性跛行。

而側邊狹窄包含側隱窩狹窄 (lateral recess stenosis) 與神經孔狹窄 (foraminal stenosis),原因是小關節炎、小關節肥厚與骨刺增生。側邊狹窄壓迫的是脊神經根 (radiculopathy) 因此產生的症狀是坐骨神經痛 (sciatica)。

‼️這與椎間盤突出造成的坐骨神經痛類似,差別在於,椎間盤突出的坐骨神經痛,通常是急性發作、單側、而且不會合併跛行。脊椎狹窄的坐骨神經痛,是因為退化而慢慢產生,常常是雙邊,而且多會合併神經性跛行。

🔶根據核磁共振結果,可以看到脊椎狹窄的程度從正常到嚴重分成四級。(圖

☑️0級 : 無狹窄。椎管狹窄不影響硬脊膜(dura)內前方腦脊髓液 (CSF)顯影
☑️1級 : 輕度狹窄。椎管狹窄硬脊膜內看不見腦脊髓液顯影,但馬尾神經根仍清楚可見
☑️2級 : 中度狹窄。椎管狹窄硬脊膜內看不見腦脊髓液顯影,馬尾神經根也被擠壓在一起看不清分界,
☑️3 級 : 嚴重狹窄。椎管狹窄硬脊膜內看不見腦脊髓液顯影,馬尾神經根也被擠壓在一起看不清分界,硬脊膜旁邊的脂肪組織幾乎不可見。

🟥治療:
1.腰椎筋膜鬆動術
2.黃韌帶鬆解術
3.小面關節減張術
4.椎管側隱窩減壓術
5.傳統針灸提高氣血循環

🈵結果:前面的三週治療就改善快一半,林大姐非常開心,就有信心地把這個療程做完,今年的6月9號到最後一次治療7月21號,共治療9次,效果非常滿意,我們團隊非常真心的替阿姨感到開心,也替笑順的兒子感到開心!每一次都陪媽媽從花蓮坐火車上來,超級感動😹

🆘 什麼情況下需要開刀?
長期保守治療無效者,且經 CT 或MRI檢查明確診斷,或出現大小便失禁,跟肌肉萎縮患者應接受手術治療。
✅本文案例均已經過當事人同意刊登露出,並經患者同意拍攝照片影片上傳。
✅本文為案例資訊,僅作為推廣針刀醫學療法衛教資訊之介紹分享,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與術後保養而有異。
✅徐國峰醫師提醒您,任何醫療處置均有潛在風險,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實際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及溝通而定。
🔵有相關問題請就近洽骨科、復健科、針刀、針灸醫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徐國峰中醫診所關心您(針刀專字第28號,台灣針刀醫學會創會專科醫師,兩岸雙專科針刀醫師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