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卡卡感卻找不到病因?小心是頸椎壓迫造成的隱性神經症狀
2022.04.13
❗️頸椎壓迫導致肩頸痠痛超過十個月
‼️併發咽喉與耳後異物壓迫感
💢耳鼻喉科腸胃科檢查毫無異樣
✅原因頸椎壓迫筋膜導致
🔷八週治療改善超過九成
⭕️脊椎整合中醫微創筋膜療法逆轉勝
👍感謝台北市信義區王女士熱情見證
▶️前言:現代人這一生或多或少都曾有過喉嚨卡卡、吞嚥困難的經驗,大部分人直覺聯想是不是感冒了?有可能是病毒、慢性咽喉炎,或胃食道逆流等原因引起,但如果看過耳鼻喉科跟腸胃科醫師都檢查不出來呢?
‼️非常可能是長時間處於低頭狀態,造成頸椎失調,所發出的健康警訊!
💠為什麼喉嚨不舒服,會和頸椎排列健康有關係呢?雖然吞嚥這個動作看似簡單,但事實上它需要人體腦神經、頸椎神經兩者完整的神經系統,以及頸部週邊肌肉組織的相互協調,才有辦法順利完成,重點是頸部周圍軟組織張力平衡啊
🌀自從2005年開始,蘋果手機問市之後,現代人日常生活離不開手機、電腦、平板等3C產品,在長時間低頭、駝背姿勢不良,頭部脊椎處於前移狀態下,非常容易造成頭部前移,使頸椎前曲曲線改變,讓頸部肌肉組織僵硬、緊繃最後變形壓迫。
🟢簡單的說,頸椎出問題,會影響整個脊椎的排列,導致全身性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協調的錯亂,這樣的錯亂在臨床的表現有很多。很常見的病症之一,就是吞嚥困難,頸椎病的病人在看診時常會抱怨「喉嚨發癢、喉嚨卡卡的」,而且又以女性居多。
🔘醫案:45歲的王女士抱怨肩頸痠痛快一年,然後慢慢地發現咽喉跟耳朵有強烈異物感,她先去看耳鼻喉科,檢查後醫生找不到原因;找不到原因再去腸胃科排除是否胃食道逆流;甚至也去了新陳代謝科,懷疑是不是甲狀腺腫了;後來看完她的頸椎骨架跟MRI,我斷定他是頸椎壓迫所引起。
🍵心得:自律神經失調症在醫學領域中算是很標準的「疑難雜症」,它的症狀往往是綜合且因人而異的,很常發生頭痛、心悸、失眠,有的人會失眠還會導致腹瀉,甚至有胃部有灼熱感合併緊張焦慮......狀況實在是千奇百怪,什麼可能性都有。
😂因此如果沒有遇到對的醫師,往往不容易在第一時間被診斷出來,患者只能落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急救型醫療模式(更可怕的是被誤診,導致「頭痛醫腳,腳痛醫頭」)
🛑頸椎病的治療主要分為三種,保守治療、微創治療和手術治療。90%以上的頸椎病通過保守治療都可以緩解或治癒,臨床只有極少數的頸椎病需要神經外科手術治療。保守治療中最有效的有針灸、推拿、整脊、針刀、中藥等,臨床醫師除了在針對筋骨治療的同時,還會鼓勵患者多運動進行一些情緒治療。
💠中醫微創針刀原理:
頸椎病的發病機制的重要環節是椎周軟組織的粘連、瘢痕、攣縮、堵塞等病理變化,改變了頸椎的生物力學平衡,直接或間接地刺激椎周的神經和血管。
因此,動態平衡失調和力學平衡失調是頸椎病發病的根本原因;粘連、瘢痕、攣縮、堵塞是其病理變化;針刀術松解粘連、瘢痕、攣縮、堵塞是治療手段;使頸段脊柱生物力學平衡得到有效恢復是治療目的
‼️如何保養頸椎:
毛巾操「縮下巴」運動,理由很簡單,就是「反向操作」,藉著下顎內縮,除了可矯正頸椎過直外,整個脊椎曲線也會隨之挺拔起來。至少每天要做300~600下,一下約2~3秒。
🔵衛教圖片引用網路來源,如有侵權請第一時間告知,診所單純分享頸椎衛教使用
※本文案例均已經過當事人同意刊登露出,並經患者同意拍攝照片影片上傳。
※本文為案例資訊,僅作為推廣針刀醫學療法衛教資訊之介紹分享,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與術後保養而有異。
✅徐國峰醫師提醒您,任何醫療處置均有潛在風險,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實際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及溝通而定。
🔵有相關問題請就近洽骨科、復健科、針刀、針灸醫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徐國峰中醫診所關心您
(針刀專字第28號,台灣針刀醫學會創會專科醫師,兩岸雙專科針刀醫師執照。)
🔺診所地址: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160號十樓之一
☎️:02-8772-5280
‼️併發咽喉與耳後異物壓迫感
💢耳鼻喉科腸胃科檢查毫無異樣
✅原因頸椎壓迫筋膜導致
🔷八週治療改善超過九成
⭕️脊椎整合中醫微創筋膜療法逆轉勝
👍感謝台北市信義區王女士熱情見證
▶️前言:現代人這一生或多或少都曾有過喉嚨卡卡、吞嚥困難的經驗,大部分人直覺聯想是不是感冒了?有可能是病毒、慢性咽喉炎,或胃食道逆流等原因引起,但如果看過耳鼻喉科跟腸胃科醫師都檢查不出來呢?
‼️非常可能是長時間處於低頭狀態,造成頸椎失調,所發出的健康警訊!
💠為什麼喉嚨不舒服,會和頸椎排列健康有關係呢?雖然吞嚥這個動作看似簡單,但事實上它需要人體腦神經、頸椎神經兩者完整的神經系統,以及頸部週邊肌肉組織的相互協調,才有辦法順利完成,重點是頸部周圍軟組織張力平衡啊
🌀自從2005年開始,蘋果手機問市之後,現代人日常生活離不開手機、電腦、平板等3C產品,在長時間低頭、駝背姿勢不良,頭部脊椎處於前移狀態下,非常容易造成頭部前移,使頸椎前曲曲線改變,讓頸部肌肉組織僵硬、緊繃最後變形壓迫。
🟢簡單的說,頸椎出問題,會影響整個脊椎的排列,導致全身性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協調的錯亂,這樣的錯亂在臨床的表現有很多。很常見的病症之一,就是吞嚥困難,頸椎病的病人在看診時常會抱怨「喉嚨發癢、喉嚨卡卡的」,而且又以女性居多。
🔘醫案:45歲的王女士抱怨肩頸痠痛快一年,然後慢慢地發現咽喉跟耳朵有強烈異物感,她先去看耳鼻喉科,檢查後醫生找不到原因;找不到原因再去腸胃科排除是否胃食道逆流;甚至也去了新陳代謝科,懷疑是不是甲狀腺腫了;後來看完她的頸椎骨架跟MRI,我斷定他是頸椎壓迫所引起。
🍵心得:自律神經失調症在醫學領域中算是很標準的「疑難雜症」,它的症狀往往是綜合且因人而異的,很常發生頭痛、心悸、失眠,有的人會失眠還會導致腹瀉,甚至有胃部有灼熱感合併緊張焦慮......狀況實在是千奇百怪,什麼可能性都有。
😂因此如果沒有遇到對的醫師,往往不容易在第一時間被診斷出來,患者只能落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急救型醫療模式(更可怕的是被誤診,導致「頭痛醫腳,腳痛醫頭」)
🛑頸椎病的治療主要分為三種,保守治療、微創治療和手術治療。90%以上的頸椎病通過保守治療都可以緩解或治癒,臨床只有極少數的頸椎病需要神經外科手術治療。保守治療中最有效的有針灸、推拿、整脊、針刀、中藥等,臨床醫師除了在針對筋骨治療的同時,還會鼓勵患者多運動進行一些情緒治療。
💠中醫微創針刀原理:
頸椎病的發病機制的重要環節是椎周軟組織的粘連、瘢痕、攣縮、堵塞等病理變化,改變了頸椎的生物力學平衡,直接或間接地刺激椎周的神經和血管。
因此,動態平衡失調和力學平衡失調是頸椎病發病的根本原因;粘連、瘢痕、攣縮、堵塞是其病理變化;針刀術松解粘連、瘢痕、攣縮、堵塞是治療手段;使頸段脊柱生物力學平衡得到有效恢復是治療目的
‼️如何保養頸椎:
毛巾操「縮下巴」運動,理由很簡單,就是「反向操作」,藉著下顎內縮,除了可矯正頸椎過直外,整個脊椎曲線也會隨之挺拔起來。至少每天要做300~600下,一下約2~3秒。
🔵衛教圖片引用網路來源,如有侵權請第一時間告知,診所單純分享頸椎衛教使用
※本文案例均已經過當事人同意刊登露出,並經患者同意拍攝照片影片上傳。
※本文為案例資訊,僅作為推廣針刀醫學療法衛教資訊之介紹分享,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與術後保養而有異。
✅徐國峰醫師提醒您,任何醫療處置均有潛在風險,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實際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及溝通而定。
🔵有相關問題請就近洽骨科、復健科、針刀、針灸醫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徐國峰中醫診所關心您
(針刀專字第28號,台灣針刀醫學會創會專科醫師,兩岸雙專科針刀醫師執照。)
🔺診所地址: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160號十樓之一
☎️:02-8772-5280



